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发展介绍
-北京协和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是目前我国以实验动物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比较医学技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科研机构。研究所的定位是为国家生命科学、医药等研究提供实验动物、疾病动物模型资源,动物分析技术资源的支撑和比较医学理论基础,培育比较医学专业人才。核心任务是建立比较完善的实验动物资源、比较医学技术和资源共享体系,为我国进行国际一流的医药研究提供实验动物科学支撑条件和技术服务,为生命科学领域科技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全所职工的不懈努力,研究所通过加强模式动物品系的创制、保存、胚胎干细胞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动物资源共享体系,已经逐步成为以人类重大疾病为研究目标,集科研、教学、产业为一体的、全面开放国内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机构,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现代生命科学、医学和药学研究的支撑性单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组织沿革
自1980年建所至今,研究所已经走过了三十六年的风雨征程。回顾过往,研究所从诞生至今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即艰苦创业时期(1980-1990年);稳步发展时期(1990-2003年);全面崛起、快速发展时期(2003-至今)。尽管研究所的发展历经坎坷与彷徨,但这并没有阻挡住它前进的步伐,在中国实验动物科学领域,研究所始终是引领和推进该领域事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回首眺望,我们看到的是历代动研所人对实验动物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研究所艰苦创业期
(1980年-1990年)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我国的实验动物科学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悄然起步,开始了从无到有,从基础薄弱到实力不断壮大,从封闭落后到开放争先的发展历程。
当时,实验动物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对实验动物学发展均给予高度重视,投入了很大的物质和技术力量并纷纷成立了现代化的实验动物研究机构,而且在实验动物遗传监测、微生物监测、野生动物资源开发利用及饲养方法和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而反观我国,当时的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基础薄弱,没有专门的实验动物研究机构,实验动物科研人才奇缺,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进程。因此,迅速发展我们自己的实验动物科学,为科学研究提供多品种、高质量、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推动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工作成为当务之急。基于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形势和国内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向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成立实验动物机构的申请后,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经过调研后对发展实验动物科学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此外,该提议还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的帮助。经过全面、周密谋划,卫生部于1980年2月15日(卫科字14号文)正式批复同意中国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医科院”)成立医学实验动物中心的申请,并要求“抓紧筹建,尽早出成果,出人才,满足科研工作需要”。自此后,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前身—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以下简称动物中心)便诞生了,并逐渐成为我国医学实验动物领域的一面旗帜。
1980年5月4日,在医科院领导的关怀下,以赵林同志为组长的动物中心筹建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并全面承担起动物中心的筹建工作。最初的动物中心由药物研究所、劳动卫生研究所和基础医学研究所动物房合并而成,根据工作需要陆续调配了科研和工作人员,并初步建立起生产、科研、行政(包括党政办公室、财务处)等部门,办公地点设在北京东单三条九号17号楼。与此同时,动物中心的基本建设也提上日程。1981年2月,医科院根据北京市规划局的意见,决定将动物中心动物房建在宣武区南纬路2号,建筑面积规划为一万多平米。
这一时期,在动物中心积极筹建的基础上,中心党政组织机构也日趋健全。1981年3月动物中心党支部正式成立,赵林同志任支部书记。1983年5月,下设南院饲养场党支部、科研党支部、行政党支部等三个党支部的动物中心党总支正式成立。1983年10月10日,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正式成立,卢耀增同志任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邱志成同志任党总支书记。至此,原筹建领导小组的工作基本结束。1984年11月动物中心临时党委成立,邱志成同志任党委书记。1986年5月,根据医科院有关文件(医人字263号文)批准,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正式改名为(以下简称研究所)。
在1980年到1990年的创业起步阶段,实验动物生产与供应,提高动物质量,以及开展基础性科研工作是动物中心的主要任务。当时,动物中心的发展一切需要从零开始,起步艰难,困难重重:接管的动物房设施十分简陋,多半房间为破旧平房且濒于倒塌,与现代实验动物生产标准相差甚远。由于生产条件差,实验动物的生产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直接影响科学实验的结果,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确认,甚至曾因实验动物健康水平不佳导致科学实验中途失败或进行多次的重复实验。动物中心筹备组根据生产的动物不能满足国家科研工作的需要实际情况,认识到迫切需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才能确保实验动物的产量,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从而改变我国实验动物落后的状况,促进和保证我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1981年3月动物中心筹备小组向医科院提交了《关于筹建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规划方案的报告》,报告中涉及的中心任务明确:“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实验动物;饲养和提高各种常用纯系动物及保持纯系动物种子;饲养和提供无菌、无特异病原体动物,并提供必要的饲养和研究条件;开展实验动物的研究、开发、培育新品种的实验动物。”
这一阶段,为了完成动物生产任务,动物中心领导从建立生产队伍入手,对动物繁育场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按动物品种划分调整了生产车间,明确了岗位责任,实行了生产定额和超产奖管理办法,并对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通过加强防疫工作和严格饲料配制程序,防止动物疾病的发生,确保动物饲料的营养。在当时运输、做料、取暖等重大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动物健康水平不断好转,动物数量不断增多(同比增长40%),顺利完成了当年的生产任务。1982年至1985年间,为切实提高饲养动物质量,动物中心逐步创造条件改善实验动物设施,淘汰落后饲养方式,更换了饲养机、高压锅,成立了SPF隔离罩动物生产车间,为较大量地生产实验动物SPF化提供了经验借鉴,这也使过去破烂不堪的饲养场面貌大为改观。1984年下半年,在医科院党政机构及动物中心党委的领导下,动物中心开始试行动物饲养场经济承包责任制,通过严格操作规程,建立防疫和消毒制度,取得了动物增产、经济效益增加和动物质量初步改善等实效。
围绕着动物中心任务,加强生产、科研和办公的基本建设。创业者们齐心协力对繁育场1300多平方米破旧的小鼠房、狗房和东单17号楼寄养动物房进行了大规模改建,更换了室内外的暖气管道设施,改建了动物房供电系统等。通过基本设施建设,原本破烂不堪的繁育场和寄养动物房面貌大为改观。1988年,在美国杰克逊实验室翟振纲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研究所建立了实验动物保种育种研究室,并成为我国首个专业性的实验动物保种研究机构。通过动物品系的培养,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保种、扩大生产、繁育系统,为以后建立更多品系的清洁级以上的动物品系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实验动物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研究所基本满足了医科院内各院所和社会科研单位对较高质量实验动物的需求,为我国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1985年,针对科研实验用房空间有限,不能满足科研工作需要的情况,医科院开始为研究所筹建新的科研大楼,经多方选址,最后确定在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经过几年的施工,新的实验大楼于1990年竣工。研究所的基本建设大大改善了生产、科研、办公条件,对研究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一时期,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生产,为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服务”。建所初期,研究所的科研基础条件差,动物实验室拥挤,设备差、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但科研人员本着为生产服务的原则,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开展大量的基础性科研工作。在体系设置方面,相继组建起遗传组、病理组、微生物组、疾病防治组、营养组、情报资料组等。围绕提高实验动物质量课题,初步构建起病毒、细菌、寄生虫、遗传、营养、检疫、环境等监测系统,开展实验动物大小鼠监测方法研究、无菌动物培育研究、实验动物设备无菌隔离器的研究、大小鼠饲料研究、实验大小鼠冷冻胚胎保种等研究工作,承担起实验动物质量监测和质量标准化研究任务,为提高实验动物质量做了大量有益的基础性科研工作。1988年,在国际友人美国杰克逊实验室翟正纲教授的指导帮助下,研究所引进国内外实验动物种子,建立起实验动物资源种子库。结合生产初步建立起一套稳定的保种育种体系,为提高我国实验动物质量、开发实验动物资源、培育实验动物的新品系创造了良好条件。
创业起步期,科学研究成为除实验动物的生产供应外的又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时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生产,为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服务”。根据计划安排,动物中心相继组建了遗传组、病理组、微生物组、疾病防治组、营养组、情报资料组等部门。
尽管当时研究所的科研条件简陋,动物实验室拥挤,设备差,科研专业技术力量严重匮乏,但是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1980年建立冷冻细胞保存法,试制成功了无菌隔离罩,为无菌动物的饲养打下了物质基础,重点开展了无菌动物的培养工作,这是当时提供高质量实验动物的关键性课题。
同年6月,组成了无菌动物培育协作组,科研人员首先选择家兔和豚鼠进行无菌培育试验,确定无菌兔和无菌豚鼠培育为研究攻关重点。经过技术攻关,无菌兔和无菌豚鼠的初步培育获得成功,为以后提高兔和豚鼠的质量提供了经验,这对我国医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除此之外,还开展了昆明纯系小鼠(KM)科研工作,用大鼠进行了高血压株研究,对已知菌动物(SPF)进行了培育试验,进行病株冷冻试验,基本掌握了病株冷冻及复苏方法。
在1982年到1985年,动物中心的科研人员本着科研为生产服务的原则,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科研工作。逐步构建起病毒、细菌、寄生虫、遗传、营养、检疫、环境等监测系统,设立了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室、悉生动物研究室、动物资源开发研究室、动物实验研究室和实验动物工程研制组。
1983年初,动物中心主办了YDG隔离罩成果鉴定,该成果后荣获医科院科技成果荣誉证书。1984年,动物中心与基础所、肿瘤医院、首都医院、抗菌素所、北医等单位协作,完成了《已知菌兔接种肺炎支原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已知菌兔接种胞弱拟干菌的血清抗原制备》、《已知菌兔的鼠伤寒菌抗体反应性观察》等三个课题。“六五”期间,动物中心在隔离罩研制、无菌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培育以及建立动物质量监测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1986年,围绕提高实验动物质量,研究所引进国内外实验动物种子,建立起我国第一座实验动物资源种子库和现代化的稳定的保种生产体系,为提高我国实验动物质量、开发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培育中国的新品系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一年还开展了实验动物大、小鼠监测方法研究、悉生动物学研究、实验动物资源开发的研究、实验动物设备、工程研究、大小鼠全价饲料研究等科研课题。
1987年建立了猴、兔、豚鼠中一些病毒病的血清监测方法,承担起实验动物质量监控病质量标准化研究任务。这一年,研究所向卫生部申报的两项科研成果暨《近交系大鼠、小鼠遗传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小鼠和大鼠微生物学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均通过专家鉴定会的认定。后来,《近交系大鼠、小鼠遗传监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获医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鼠和大鼠微生物学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8年,研究所获得资金资助项目7项。史顺娣同志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青年科技奖”,一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力量形成。这一年,艾滋病协作组初步建立了猴艾滋病动物模型;野生动物资源开发组协作进行非甲非乙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工作,并在世界上首次用该病毒感染恒河猴获得成功。科研开发工作也在这一年被列入研究所工作日程,开发创收成为事业发展的必要补充。
1989年承担院级以上科研课题13项,《无菌兔、无菌豚鼠培育和研究》获得卫生部1989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遗传组承担的卫生部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委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大小鼠亚群遗传变异研究》论文获得全国实验动物论文评比二等奖。
1990年承担院级以上科研课题16项,开展了实验大小鼠冷冻胚胎保种及净化种子微生物污染方法的研究、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与T、BK细胞相关性实验研究、抗艾滋病的药物筛选和实验治疗、艾滋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研究、我国常见实验动物染色体研究—方法、核型和应用等科研课题。
上世界80年代,除上述科研成果外,研究所参与的《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细胞遗传学在我国的创建、发展和主要成就》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马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研究》获北京军区三等奖;《棉酚抗生育作用机理的研究》获国家计生委攻关成果二等奖;《棉酚抗生育作用机理体内分布、代谢及毒性毒理的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金银花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及其毒理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取得,大大鼓舞了科研人员的干劲,为日后深入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创业起步时期,由于我国实验动物事业基础薄弱,加强国际交流,吸收国际动物学界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成为尽快提升我国实验动物发展水平的必要途径。1981年,先后接待美国无菌动物学会主席Dollard教授、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医学院比较医学系主任徐兆光教授、英国无菌隔离器专家曲克斯勒教授的访问,组织日本实验动物专家的学术报告。
1982年,接受徐兆光教授赠送的105只大小白鼠,Pollar教授、Winchestar教授、中村先生分别赠送的技术资料、动物房设计资料和诊断用品。1984年,美国奥根大学霍尔教授来中心进行“灵长类实验动物疾病防治”学术报告。
1985年6月由卫生部、动物中心、上海生物制品检定所组成的实验动物考察团一行四人,到英美等国家进行了考察。1986年至1990年间,先后接待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专家来动物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主席罗塞尔教授、世界卫生组织顾问沙伯特博士、美国杰克逊实验室翟志刚教授和美国加利福尼亚马科斯博士等外国实验动物学界专家、学者30多人次来所讲学,同时研究所选派十几名科研人员远赴美国、日本进修学习。广泛的学术交流拓宽了科研、生产人员的视野,使大家学到了国外先进的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初期,研究所十分缺乏实验动物专业图书资料。1988年,国际友人美国菲利普斯及夫人通过美国的“中国医学图书赠书协会”向研究所赠送164种,354册珍贵的实验动物专业图书资料,丰富了研究所图书馆藏。
在80年代,研究所的教学逐步有序开展起来。1981年至1985年间,先后承担了医科院卫校、首都医院护校和协和医大研究生班、北京农学院等学校的实验动物课教学任务。此后几年间,除担任协和医大研究生院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协和医大夜大、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部、预防医学科学院卫校等单位的教学任务。1985年研究所招收了首届2名硕士研究生。1986年5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正式成立,并组建实验动物学教研组。经过不断发展,至1990年研究所有硕士生导师4名,共招收研究生11名。
积极传播实验动物科学知识,1985年8月受国家科委委托,研究所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国悉生生物专业培训班”;受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委托,举办了“全国遗传监测培训班”;协助卫生部举办了“全国第二届医学实验动物工作会议”,会上研究所被评为“全国实验动物工作先进集体”。
这一时期,行政后勤等职能部处室充分发挥保障作用,为科研、生产提供了大量服务工作。动物中心成立之初,基建工作任务紧迫而繁重。根据1980年动物中心的发展规划草案计划,“基建工作的当前任务是修建南纬路2号院2500m2动物房,争取1981年启动二期工程暨繁殖育种实验用房5000m2,预计工期两年。同时整修药物研究所、劳动卫生研究所动物房及辅助设施以及德胜门外狗场建筑,争取1985年建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实验动物中心。”
1980年,动物中心完成了南纬路2号院2500m2动物房的设计工作,并于次年翻修了南院的破旧动物房及室外全部暖气管道。与此同时,筹备5000m2基建项目,进行了设计资料的准备工作。1982年,翻修南院动物房643m2、改建GF动物房,改建供电系统,同时改造东单17楼寄养动物房560m2。1984年累计投资20万元新建各种生产用房945.9m2。1985年针对当时实验用房已不能满足科研工作需要、急需扩大空间的现实情况,动物中心开始筹建新的科研大楼。经多方选址后,最终将新科研大楼定位于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此后,为确保新建大楼如期竣工并尽快投入使用,动物中心成立基建办公室,并配备专业人员。
1986年,研究所继续对南纬路繁育场进行全面改造,包括维修200m2SPF隔离罩保种车间,改建200m2SPF裸鼠和纯系小鼠车间,改建300m2纯净大鼠车间,改建200m2洗刷消毒车间。80年代的基本设施建设改善了研究所生产、科研条件,推动了研究所的不断发展。
建所初期,尽管面对非常简陋的生产和科研条件,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困难面前却并没有退缩。他们背负着发展中国实验动物科学的重任,满怀激情、艰苦奋斗、克服万难,毅然踏上了攀登实验动物科学高峰的伟大征程。经过艰苦创业,实验动物研究所有了自己的领地,并初具规模。
研究所稳步发展期
(1991年-2002年)
经过研究所人的艰苦创业,到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所开始步入稳步发展时期。1991年在国家科委支持下,卫生部拨款六百多万元促使研究所兴建了位于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累计建筑面积达6280m2的较为现代化的实验动物科研大楼。至此,研究所用于实验动物科研、教学和生产的建筑面积达到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硬件条件得改善的同时,研究所的工作迎来了新的起点。
以搬入新大楼为契机,研究所迎来了新的起点,生产、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是继续坚持把实验动物生产与供应作为研究所的重要任务,并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生产品种,推进生产的社会化、规模化、产业化。二是创造条件,抓住机遇,促进发展。1992年至1997年实施了为期五年的中日政府技术合作JICA项目—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计划,为研究所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并成为我所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三是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科研工作在研究所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四是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工作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
实验动物的生产与供应仍然是这一时期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研究所对动物生产的管理和经营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调整。繁育场于后期实行了经营承包制,生产人员克服困难,努力提高实验动物的数量和质量。90年代平均每年生产20多万只实验动物,基本满足了医科院各院所和社会科研单位的需求。1990年,由于繁育场发生大规模传染病—鼠痘,影响实验动物的正常生产。为尽快恢复生产水平,1991年研究所利用隔离器中的动物扩大种群,先后建立起累计10个品系的13个生产群和累计7个品系的19个血缘扩大群,动物生产水平逐渐达到清洁级。
随着生产逐渐走出低谷,我所实验动物的产量也由1992年的21万只增加到1994年的28.3万只,产业收入有所增加。1995年初,小鼠群发生疾病后造成种子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的生产和供应,该年度了累计生产动物12万只。1996年,动物生产快速恢复,累计生产了涵盖19个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21万只,生产销售饲料11万斤。1997年繁育场在实行经济全额承包后,全年累计生产动物26万只。1990年研究所在房山建设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场(以下简称猴场)。1997年,猴场在实行承包制后生产食蟹猴和毕格犬。后因该繁育场管理经营不善,主要负责人违法购买动物被判刑,猴场于2001年停业。
产业工作也向前推进。90年代研究所成立了爱斯雷特笼架具公司、实验动物营养部、招待所等经营性机构,但经营时间不长先后关闭。2001年3月,研究所将繁育场、营养部和笼架具公司合并成立实验动物产业实体总公司,调整了动物生产结构,但后因出现动物流行性出血热,动物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因缺少修缮资金来源,无法建立现代化生产车间,南院繁殖场已不具备生产条件,研究所的动物生产限于困境。
这段时期,随着国家科技改革的深入以及研究所自身的发展,研究所科研工作的地位日益凸显。科研工作逐渐取代动物生产,成为了研究所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工作。早在1983年,动物中心领导就意识到要想高质量地完成国家科委提出的“实验动物保种育种、质量监测、人员培训和情报信息”四项任务,组建开放实验室并把我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仅仅依靠现有的人员素质、设备条件还远远不够。研究所亟需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和国际的大力援助来建立一个水平较高的研究培训中心用来培训专业人才,承担国家任务。
在首任所长卢耀增教授的带领下,研究所积极争取中日合作JICA项目的实施,并得到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局、中国医学科学院领导的鼎立支持。在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局与日本友人佐藤善一等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经友好协商提出由日本国际协力团(Japan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gency,JICA)无偿援助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家水平的实验动物研究所的倡议。
1985年至1987年研究所多次向国家科委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提出技术合作的申请报告,提请国家科委国际合作局帮助协调日本国际协力团,争取师资、技术和资金援助,促成落实JICA“中国实验动物研究培训中心”项目,迅速把研究所建成为面向全国、代表国家水平的实验动物科研和服务机构。1986年,在国家科委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研究所被与会专家公认为当时国内“发展较快、条件较好、社会效益显著、规模最大的实验动物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最有条件承担国家任务。”并把研究所(实验动物学部)定位为国家级的实验动物引种保种中心、质量监测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情报咨询中心。
1990年间,为促成JICA“日中实验动物培训中心”项目尽快实施,中日双方又进行了多次互访交流。这年3月,为尽快促成日本国际协力团援助项目实施,研究所所长卢耀增教授同国家科委生物中心王仁武、徐新来同志以及卫生部科技司余淑丽同志一行四人访问日本,这为中日合作JICA项目建立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计划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双边会谈确定,“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项目正式被列入JICA项目计划并确定在我所实施。5月到8月,多位日本实验动物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来所进行访问讲学。
1991年3月27日,以日本外务省经济协力局铃木重之为首的日本JICA事前调查团一行六人到我所调查。4月2日上午,经过日方仔细调研,在确定我所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并达到了预期效果后,中日双方在医科院3楼会议室举行了JICA项目协议签订仪式,中方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顾方舟和日方代表JICA理事玉光弘明分别签订项目协议书,研究所所长卢耀增等参加签约仪式,这标志着“日中实验动物培训中心”项目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在1992年至1997年JICA项目实施的五年时间内,时任研究所所长蔡有余教授成功组织实施了JICA项目。中日双方通力合作,成功举办“实验动物技术及管理”、“微生物寄生虫技术”、“遗传监控及育种技术”、“病理诊断技术”、“营养技术”、“无菌动物技术”、“转基因动物技术”等七项课程共18期培训班,翻译编写教材11部,面向全国培训414名实验动物科技与管理人员。日方共派遣50余名专家来所指导教学、实施协调项目;先后接收累计23名中国研修生;日本国际协力团援助培训中心总价近3.5亿日元的仪器设备(约1289台件)、电教器械、消耗用品、图书资料等物资。
1997年6月13日,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结束仪式举行,卫生部、国家科委、医科院有关领导以及日方联合委员会委员长前岛一淑等一行人参加了项目结束仪式。6月30日,日方长期专家上田雄干、系冈、卢冢洋美等教授一行三人离任返日,至此,JICA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项目圆满结束。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推动研究所以及我国的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增加实验仪器设备,改善了科研设施及条件;另一方面,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实验动物科学人才。目前,他们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骨干作用。这些积极作用都为今后研究所的发展乃至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日本专家山之内孝尚的指导下,研究所建设了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ABSL-3),这为今后研究所开展传染性疾病研究创造了便捷条件。
科研方面,研究所虽然也面临科技体制滞后、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并导致上世纪90年代末研究所科研工作陷入中标项目少、资金来源少的尴尬境地,但是在全体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在开展实验动物遗传、疾病动物模型、无菌动物培育、实验动物保种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所科研工作仍不断进步并取得较多科研成果。其中,“无菌兔的培育和研究”、“无菌豚鼠的饲养方法及其特征和应用的研究”分获国家科委国家科技成果证书;“我国常见实验动物染色体研究—方法、核型及应用”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实验小鼠和大鼠近交系的保种研究”获医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常见人类恶性肿瘤株(系)库的建立及其适应的动物模型的研究”医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KM(昆明)小鼠遗传组成及起源的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委科学进步三等奖;“无菌大鼠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猴艾滋病SIV模型的建立和在中药实验治疗中的作用”获医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人畜弓形体病调查研究”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广西医药卫生科学技术一等奖;“非甲非乙型肝炎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获国家科委国家科技成果证书;“吸烟油烟危害健康机理研究及抗氧化防护探讨”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的“戊型肝炎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等。
九十年代末,研究所先后设立实验动物标准化、微生物免疫、保种育种、悉生生物、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实验动物、科技情报和实验动物设备工程8个研究室;建成具有50多个大、小鼠品系的实验动物种子库,并在全国范围内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及研究、实验条件。研究所与国际实验动物学界建立了广泛友好联系,时任所长卢耀增教授成为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的科学会员。
建立实验动物检测中心是一项重要工作。1993年10月,为适应实验动物监测工作需要,研究所组建了环境营养研究室;当年12月,研究所在通过国家计量研究员、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动管会、卫生部动管会专家们的实验动物监测计量认证考核后,监测中心正式运营。1994年10月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研究所建立了“卫生部实验动物检测中心”,开展实验动物病理、遗传、微生物、寄生虫、饲料营养、环境检测工作,并颁发了合格证书。
1997年经国家科委、北京市科委批准以及检查验收,研究所建立了“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病理和环境”两个检测中心。除了成为北京市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之一外,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办公室由主管部门科技部指令挂靠在研究所。由此,研究所承担起全国医药卫生科研机构、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预防机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工作的指导、监督、考评以及培训等工作,对提高我国实验动物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1996年,国家科委资助研究所筹建国家级种子中心的500万专项拨款到位。1999年,研究所科研体制改革继续深入,科研工作由原来的科室建制向课题组改革,试行以学科建制和项目为重点的管理体制,并初显成效。研究所与医科院基础所合作开展“糖尿病易感抗病基因克隆实验动物建系”的初步工作研究;与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汕头大学肿瘤研究所、杭州疑难杂症研究所分别完成“BO911抗艾滋病病毒作用效果的评价”、“艾迪康抗艾滋病病毒作用的研究”、“金黄胶囊抗猴艾滋病病毒在猴体内的抑制作用”三项课题。
2000年,研究所科研工作开始试行项目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自我约束力。积极开展包括转基因技术、病理实验、免疫血清制备、环境监测及药物实验等内容的科研开发项目。2001年,组织开展“建立疾病动物模型及资源库保存和应用”、“转基因/小鼠基因敲除技术平台的建立和应用”等课题研究。2002年,研究所除参与艾滋病课题项目外,还于下半年成立了模型动物资源中心。
学术交流不断深化。挂靠在研究所的中国实验动物学会自1987年成立后,积极团结和组织全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民间科技合作,推进实验动物学科发展以及实验动物科技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在以方喜业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的带领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以国家代表的身份加入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理事会。1991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登记的会员累计有170名。
为实现“七五”规划中“培养实验动物人才,加强实验动物科学信息交流,出版实验动物科普文选教材与学术交流刊物”目标,积极组织筹办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二届年会;组织实验动物管委会专家对我国六大区进行了实验动物状况考察;着手进行亚太地区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研讨会及卫生部第三届实验动物管委会大量会前筹备工作并于1992年先后成功举办上述会议;组织落实《实验动物学》教材的编写工作;1995年协助国家科委组织召开“第四届中日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学术研讨会”。1991年1月,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时任研究所所长卢耀增教授任主编的全国性专业期刊—《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创刊时该刊为季刊)诞生,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钱信忠同志(原卫生部长)为封面刊头题字并发表创刊词。1993年,《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初创时为半年刊)也正式创刊。这一时期,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得到了快速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开展。九十年代末,科研队伍逐步发展,具有副教授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10人,助理研究员18人,研究实习员38人。这一时期,研究所共培养研究生36人(其中博士生8名,硕士生28名)。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提高。承担了协和医大、协和夜大、协和医大成教学院、预防医科院、首都医大等单位的实验动物教学任务。1995年卢耀增教授编写的《实验动物学》和方喜业教授编写的《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全国重点医学院校教材正式出版,结束了我国多年来没有实验动物科学规范教材的历史。1996年9月,研究所与扬州大学农学院联合开办实验动物大专班,协助完成了肿瘤医院等单位的教学工作。
9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大变革,许多国家公益性院所的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研究所也一样进入了发展的彷徨停滞期,经历了困惑和徘徊。进入90年代后,研究所发展的思路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科研体制的落后、科研设备陈旧老化、高端专业人才的缺乏致使出现申请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标率低,科研经费不足的情况。此外,这时期还发生了两项经费到位的科研项目被管理部门收回的尴尬事件。
这些现实状况都影响了研究所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研究所领导和科研人员艰难进行了不同发展思路的探讨与实践,选择何种发展道路,如何找到破解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方,提高研究所的科研技术含量,由经济困境中走出来,成为研究所领导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时期,研究所进行了不同发展思路的尝试,在社会转型的浪潮中不断探索发展的方向。
研究所快速发展期
(2003年-至今)
2003年,在研究所发展出现困难的关键时刻,以秦川所长为首的研究所领导班子勇敢的肩负起研究所发展的重任。面对所内行政事业经费缺乏、人才储备不足、科研设备年久失修以及工作环境较差的难题,秦川所长带领全所职工以积极地态度面对困难,正视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一批年富力强并有深厚科研功底的中青年骨干,形成了新的科研和管理的团队,为研究所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生机。
“推动研究所的快速发展,提高研究所在本行业的地位”在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后,研究所重新确定了发展目标:“以比较医学基础研究中心、人类疾病模型研究中心、病原实验研究中心、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为平台,以资源共享、人才共享、信息共享为依托,以人类重大疾病动物模型为研究目标,把研究所建设成为人类重大疾病模型品系培育,发病机理研究和药物、疫苗评价为一体的,全面开放的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验动物科学和比较医学科研机构。”积极制定学科发展的长远规划,为走出困境奠定坚实基础。从此,研究所逐步走出低谷,迈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辉煌的成绩。
在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面对肆虐的非典疫情,研究所领导班子和全所职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忘我的拼搏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掀起了一场抗击非典的科研攻坚战。
研究所迅速成立了SARS模式动物工作小组,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多年来积淀的深厚的科研优势,快速反应,主动向科技部请缨,获得科技部批准的863项目:“SARS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SARS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筛选”、“灭活SARS病毒疫苗研究”、“抗SARS病毒体外药物筛选”等研究项目。不失时机地紧急改造了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ABSL-3),在国内第一个通过了专家认证,赢得了研究SARS病毒的主动权。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防治非典的科研一线,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团结协作,科技攻关,为最终战胜非典做出了突出贡献。
6月初国家药监局宣布非典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猴子身上获得初步证实。7月我国第一个SARS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在研究所成功建立,这标志着困扰SARS疫苗和药物研究的“瓶颈”被突破。
所长秦川教授作为英模代表参加了全国抗击非典型肺炎英模事迹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报告了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SARS科学研究的光荣事迹,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从不同角度对SARS模式动物研究课题组抗击非典的光荣事迹及成果进行了报道,令人振奋。课题组获得卫生部和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集体光荣称号;“SARS冠状病毒感染恒河猴等动物的模型建立”获2004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研成果在NatureMedicine、J.Pathol、J.Virology等刊物上公开发表。
2005年5月,研究所牵头建立了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直属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所长秦川教授任主任委员,成为实验动物标准化领域里程碑式事件。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次开展国家标准复审、组织制定实验动物标准化体系,制定国家标准十余项,召开标准宣贯会议十多次,推动力实验动物标准化事业发展。2015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团体标准化试点单位,开始制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
研究所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达到国际标准,于2006年通过了美国的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管理委员(AAALAC)认证,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AAALAC认证的科研机构。研究所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于2007年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LP认证,可开展食品和药品的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溶血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治疗糖尿病药效学试验和保健品辅助改善记忆功能试验、保健品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等试验。
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作。2006年经卫生部批准,建立了“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基于基因工程模式动物进行心脑血管病、痴呆症、衰老、再生等重要生命科学问题和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机制研究。开发实验动物和疾病动物模型的比较医学分析技术,提供动物体内研究的技术支持或共享技术平台。培养比较医学领域的研究人才。2009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为中医药研究提供基因工程模型资源、模型分析的技术平台。2015年成功申报新发再发传染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这标志着研究所的传染病工作得到了北京市政府以及教育部的认可。
尤其值得自豪的是,2013年3月,我国以华东地区为代表的10省市先后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时,研究所迅速建立起国内首个H7N9感染的小鼠与雪貂模型以及标准化模型评价技术,同时还积极向重大专项的其他课题提供了流感敏感动物雪貂资源。利用此模型,一方面,系统评价H7N9禽流感病毒对小鼠及雪貂的致病性,以及病毒在哺乳动物间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力,这对于应对未来可能再次来袭的疫情、制定正确的防控策略,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利用模型对相关药物或疫苗的效用进行了评价,为未来再次爆发H7N9疫情提供了可靠的临床用药指导及医药储备。这表明研究所在紧急流行性疾病研究的科研装备条件和动物资源保证水平有较大进步,科研骨干成长较快,团队应急攻关方面的综合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2015年9月研究所建立国内唯一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中心,该中心涵盖基因工程动物品系、疾病易感动物、悉生动物、复杂性状疾病小鼠遗传资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成为支撑医学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科技资源保存和共享的核心基地。构建我国第一个系统集成的传染病动物模型技术平台,搭建了从敏感动物资源研制、动物模型建立、传播预警体系建立、表型分析,到模型评价体系建立的完整技术体系,实现了动物模型和分析、预警、评价技术的前瞻性储备,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缺乏传染病动物模型综合研究、应用的被动局面。积极开展以转基因、基因敲除等高新技术建立动物模型、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等科技前沿领域的工作。在开展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制的同时,利用建立的动物模型,开展了包括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甲流、艾滋病、糖尿病等疾病研究,取得可喜成果。
研究所于2015年主办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中心成立仪式暨国际复杂性状小鼠遗传资源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国内外从事生命科学和医药研究的60余位学者应邀参会。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中心的成立,有望引领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建设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并将引导我国实验动物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升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对我国生物医药研究的支撑能力,催生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我国医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提供保障,为人口健康研究和公共安全卫生防护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教育教学工作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新的提升。自1985年起至今,累计招收培养430多名研究生(2005年起累计培养研究生370多名)。同时还承担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的《实验动物学》教学工作,每年培养学生200多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2008年根据国际国内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和研究所发展的方向,研究所提出增设比较医学专业的申请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2009年正式开始招生。逐步扩大研究生导师队伍,研究生导师人数从2005年的6名(博导1名,硕导5名)增加到2016年的17名(博导6名,硕导11名)。2015年11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学位分委会正式成立。定期举办北京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班,2005年至今累计超过2000人次参加培训。
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在原有职能部门基础上于2014年成立产业发展处。制定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规划,修订完善产业开发制度,实行产业开发的企业化经营模式:2006年,研究所全资控股公司—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2008年,康蓝公司控股的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组建运营。2008年合资成立青岛康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研究所科技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仅2015年一年,全所产业开发总收入累计突破2300万元。2016年,康蓝公司定位调整为研究所技术资产的对外投资和经营管理平台,对产业发展做出重新规划部署,在华阜康公司基础上,引进中外投资方或合作机构,新增设从事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实验病理诊断、CC小鼠生产和分析服务、PDX资源服务、药物临床前评价、实验动物科技咨询等6家公司,康蓝公司也跃升为拥有7家子公司的实验动物行业集团公司。
研究所获得国家资助的项目逐年增加。2011年至2016年共获得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级项目、协和基金等科研课题超过149项,累计获得经费超过3亿元。主要项目涵盖国家863项目:“SARS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设备评价”、“人与动物血液样品差异性光谱特征数据库和数学模型的建立”、“人类老年痴呆症转基因动物模型产业化研究”、“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再生修复治疗”。国家973项目:“原始生殖细胞特化和定向迁移”、“EV71等病毒致病与免疫机制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建立”、“59种和人类关系密切相关的动物血清学检测系统的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模式与示范研究”、“实验用小型猪环境条件等级标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端粒功能损伤引起细胞外环境衰老的分子机制”、“三种不同病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基因修饰大鼠模型建立与对比分析”、“Ⅱ型肺上皮细胞衰老在放射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清除治疗机制研究”、“基因沉默和基因修复在表皮干细胞治疗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理论和应用基础”、“雄性布氏田鼠性腺发育的季节模式特征及其光响应分子机制”、“Galectin-7在哮喘发病中的调控以及作用机制”、“胃泌素及其受体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OGR1在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验动物技术平台”、“药物评价动物模型研究与制备关键技术”、“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技术平台的建立”、“新型艾滋病嵌合病毒构建及感染机制研究”、“人感染新型流感防控技术研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新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研究平台”、“艾滋病新型靶标病毒构建及比较医学研究关键技术创建”、“基于人源化动物模型和肝脏生物功能网络的药物肝毒性预测关键新技术”、“EV71灭活疫苗临床研究和其他类型疫苗临床前研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及其它新发突发传染病实验动物的研究”、“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技术平台的建立”等研究项目;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实验动物与人类疾病模型资源扩展”,以及由CMB研发基金资助的“Aβ寡聚体(ADDL)神经毒性的研究及其抗体的制备”、“重要蜱媒原虫分离鉴定及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新时期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国际合作项目:“神经调节疗法促进灵长类动物帕金森病模型运动改善研究”(中瑞项目)、“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等项目等等。这些科研项目的顺利结题充分发挥出实验动物研究的特色,大力建设技术平台,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3年至2010年研究所主持和主要参与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为:“老年性痴呆转基因动物(APP)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获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奖三等奖;“SARS冠状病毒感染恒河猴等动物的模型建立”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获“中联重科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国务院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预防SARS的研究”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多巴胺受体功能异常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siRNA策略研制预防和治疗SARS疾病特效药动物实验”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所的论文发表质量、项目申报数量和获奖成果次数有了明显的提升。2010年论文共发表科研论文89篇,其中SCI期刊20篇,中文核心期刊53篇,与前几年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论文都发表在一些比较著名的期刊中,包括外文期刊Brain Research、J Med Primatol等,中文期刊《毒理学杂志》、《实验动物科学》、《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等。2010年由我所完成的传染病动物模型实验技术平台的建立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同时,基因工程动物模型技术平台的建立也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1年,我所完成《实验动物汇编》这本著作并在医学界一直畅销,获得广大科研人员的好评;由秦川教授主编的《实验动物学》在医学教育界非常有影响力,故成为了研究生教学的教科书。经统计,2011年论文共有111篇,其中论文95篇,综述16篇;中文论文59篇,英文论文37篇;主要发表在PLOS ONE、Biol Pharm Bull、Diabetes Care、《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等著名的期刊中。
2012年由我所完成的“艾滋病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获得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同时,“APP,PS-1.α-synuclein等基因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也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实验用小型猪地方标准的研究”获北京市实验动物行业协会科学奖励;
2013年,我所参与了两个973项目,分别是“原始生殖细胞特化和定向迁移”和“EV71等病毒致病与免疫机制研究”,科技部重大专项两个,分别是“新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研究平台”、“艾滋病新型靶标病毒构建及比较医学研究关键技术创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八个,包括五个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三个面上项目。2013年,论文发表数量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的提高,这些论文都发表在Arch Virol、PLoS One、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等期刊中,影响因子与前几年相比也有所上升。
2014年,我所参与863项目一个,其项目名称为“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再生修复治疗”,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两个,分别为“人感染新型流感防控技术研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2014年我所被授权专利也比去年有所增多,其中授权的发明有:张连峰;刘江宁的完成“在制备治疗人肠道病毒71型感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张连峰,杨亚军;刘江宁完成的“安石榴苷的应用”、张连峰,杨亚军,刘江宁,修晶辉完成的“诃黎勒酸在制备治疗人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发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向志光,杨志伟,佟巍,刘先菊,李雨函,魏强完成的“一种仙台病毒抗原肽及其在仙台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向志光,杨志伟,佟巍,刘先菊,李雨函,魏强完成的“一种仙台病毒抗原肽组合物及其在仙台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2015年,我所主持的中瑞合作项目一个,项目题为“神经调节疗法促进灵长类动物帕金森病模型运动改善研究”;我所秦川教授主持的863项目,其名称为“人与动物血液样品差异性光谱特征数据库和数学模型的建立”。2015年“重大传染病动物模型资源库的建立及应用”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技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研究所科研人员先后在JournalofVirology、NatureMedicine、JournalofImmuntiy、Hypertension、NatCommun、CellHost&Microbe以及Hepat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我所科研人员首次利用CRISPR/Cas9建立条件敲除大鼠,为医药研究领域的大鼠研究提供了有利工具,该成果在CellResearch杂志公开发表。2005年至今,国家核心期刊收录研究所科研人员学术论文累计800多篇(其中SCI200余篇)。先后申报发明专利超过40多项,10多项专利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06.10.11日 “无菌隔离器”获得专利授权(ZL200520114540.9),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个。
这一时期,研究所科研、教学和办公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2003年对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ABSL-3)进行了改造,为开展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2006年着重改造了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实验室、人类重大疾病模型分析平台实验室,以及部分动物实验室等。2007改造了科研实验楼、行政办公楼、研究生宿舍等。2008年完成了科研楼动物房、动物手术室、教学阶梯教室、以及PET/CT实验室改造工程。2009年改造了科研实验室,更新了空调系统,建立了“中心控制室”和机房。2010年以后继续加强实验室、动物房、后勤库房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改造维修工作。与此同时,对实验动物资源北方中心进行了全面改造,修建了动物实验室和动物病房,新建了土拨鼠、雪貂、SPF兔等实验设施。另外,在国家“修购专项”的支持下,研究所高端现代化科研仪器设备不断增加,有力地支持了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研究所还对所内环境进行了全面修缮,建立起职工学生食堂,修建了篮球场和活动室。通过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了科研设备陈旧、实验室拥挤、动物房设施简陋、环境缺乏规划的面貌,建立起现代化的实验设施齐全、科研设备先进、环境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和整洁舒适的办公、休息场所。研究所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全所职工切身感受到研究所处在全面的大发展时期,为之振奋与鼓舞。
二、结语
经过36年的发展,研究所聚集了一批有志于发展实验动物事业的优秀人才,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在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所已成为以人类重大疾病模型品系培育、发病机理研究、药物和疫苗评价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全面开放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验动物科学和比较医学科研机构,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技术与人才的强有力支撑。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作为中国实验动物科学事业的中坚,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今后我们将肩负起更大的历史责任,让我们弘扬研究所“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精神,用深厚的历史积淀,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书写更加壮丽的诗篇。动研所的历史是光荣的,动研所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